导航
137-7171-7190 苏先生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展示
新闻资讯
成功案例
我们的优势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133-9088-6358 苏先生
返回顶部

公司动态

联系我们

苏州必有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苏先生

手机:13390886358(微信同号)

邮箱:shb@biulu.cn

官网:http://www.biulu.cn/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木渎镇木东路西侧317号7幢102b


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 汽车零部件行业环境及发展趋势分析

汽车零部件行业环境及发展趋势分析

发布日期:2021-08-07 内容来源于:http://www.biulu.cn/

更多 0

一、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定义及分类 




1.行业的概念及定义


汽车零部件是汽车服务行业之一,也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产品,统称汽车配件。PI零件加工零件指不能拆分的单个组件;部件指实现某个动作(或功能)的零件组合。部件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多个零件的组合体。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指机动车辆及其车身的各种零配件的制造汽车零件及配件制造,行业代码为3660。



2.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汽车零部件工业的上游包括钢铁、塑料、橡胶等生产原料,下游主要针对主机厂配套市场和售后服务市场。汽车零部件行业上下游关联产业较多,PI零件加工特别是上游,因此汽车零部件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3.行业特性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近年来,受益于汽车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均得到大幅提升。国家对汽车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将会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快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速度。



二、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产业链分析



1.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产业链结构


        汽车零部件行业处于整个汽车产业链的中游,其上游产业为钢材、橡胶、塑料、电子元件等,下游则为整车厂商及其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上游涉及的行业较多,尤其是钢铁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带动此类行业的发展; 从其下游说,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零部件工业是基础,没有强大的零部件工业做基础,就不会拥有独立完整和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工业。



2.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其产业链增值空间


        从上游行业来看,零部件行业生产原材料价格主要由钢铁、石油、天然橡胶等大宗商品的市场价格决定。近年来由于受到铁矿石、石油、天然橡胶等资源类商品价格频繁波动的影响,钢材、橡胶、塑料及其他化工材料价格亦出现大幅波动,对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压力。



        从下游行业来看,受益于国内外整车行业发展和消费市场扩大,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国内零部件供应商的下游客户主要为国内外整车厂商及其零部件配套供应商,客户集中度较高,因此零部件企业在与下游客户的谈判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但对于部分在某一细分市场内具有领先优势的零部件供应商,其市场地位和技术优势将有助于提升市场话语权和议价能力,因此具备一定向下游转移成本的能力。



3.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产业链增值空间和市场发展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成本受制于上游行业和自身管理水平,而下游的汽车生产商所需配件主要来自于固定供应商,汽车配件最大的买家是汽配经销商,也是汽车配件销售主渠道。利润空间取决于零部件企业的行业地位、竞争结构及其与下游行业的议价能力。


        在国际上相对成熟的汽车市场中,50%-60%的利润是在其服务领域产生的,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前十几年的时间里经济得到巨大发展,PI零件加工汽车产业随之受益,而在其后,一个巨大的“汽车后市场”正在进入一个快速成长期,汽车零部件产业前景广阔。



三、汽车零部件业市场环境及影响分析



1.行业政策法律环境分析


        全国汽车服务高科技产业化委员会(简称全国汽服委)为进一步规范汽车后市场、提升汽车服务产业链整体科技水平,整合各方资源促进汽车产业化发展,建立全国汽车服务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平台,重点对汽车美容装饰及用品、车载电子产品,对引进国外技术和进口产品进行原产地调查和进口环节审核,明确制定相关标准和审核办法。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的修订和实施对汽车市场的影响。随着未来新办法的出台,将会对汽车厂家、经销商等相关企业在汽车及其零配件的销售、渠道的建设以及提供服务等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将导致营销模式的变化、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



        目前国家对发展新能源汽车高度重视,2014年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由于政策的延续性,会继续对新能源车市场产生影响。



        第一,工信部出台的三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和对用电实施价格上的优惠会对新能源车的消费起到促进作用。



        第二,《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要求2014年至2016年,公务车采购中新能源车比例不低于30%,逐年提高。充电接口与新能源汽车数量比例不低于1:1。公务机构的新能源汽车购买也会对整体市场起到推动。



        第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要求2015年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达到50万辆,政府已经把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随着各级政府大力的支持,企业产品技术的不断提升,产品种类的可选择性逐渐增多,再加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预计2015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我国更多的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鼓励政策出台,将刺激新能源类汽车零部件需求量的快速提高,新能源类零部件企业将得到快速发展。



2.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宏观经济层面,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主要经济指标依然疲弱,2015年中国GDP增速破七,跌至十几年来最低点6.9%,再加上交通、能源、环境等限制因素的制约力加强,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宏观环境不容乐观。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宏观经济还会继续处于调整结构、提升效率,逐步适应“新常态”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之下,汽车行业整体性的机会将越来越少,行业获得整体超额收益机会的概率也在降低,必须谋求零部件中核心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才能发掘新的市场机会。



        受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带动,新兴市场经济增速略有回升。国际经济形势的趋好,虽然有利于国内汽车及其零部件出口,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如中东地区、东欧部分国家政局的不稳定,非洲、南美等市场政策的变化都会对中国汽车及其零部件出口造成不利影响。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商在面临市场竞争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产品布局、提升产品质量,建立稳定的营销体系,打造中国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3.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条件提高,消费比重更偏向于生活质量的改善,消费意识发生改变,汽车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趋势,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虽然近些年国家宏观经济条件和调控力度出现变化,我国汽车出现了一些增长幅度的起伏,但乘用车市场消费刚性需求依旧存在,目前并没有看到对汽车消费的需求有减弱趋势,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乘用车消费仍会处于平稳上升阶段。加之中国汽车保有量还处于100辆/千人左右的水平,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此外国家鼓励消费,国民人均收入保持平稳上升的同时,一二线城市升级换购需求进一步提升,三四线城市市场潜力逐步释放,继续促进未来的乘用车市场发展。



2005-2015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统计


        据中汽车工业信息网披露,2016年5月,汽车产销206.49万辆和209.17万辆,同比增长5.01%和9.75%;乘用车产销177.21万辆和179.30万辆,同比增长5.53%和11.27%;商用车产销29.28万辆和29.86万辆,同比增长1.98%和1.40%。汽车产业的市场仍未达到饱和,而其扩容所带来将是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进一步增长。




        全球应对能源问题、环境问题驱动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问题,汽车发动机系的配件有待创新升级,更趋节能。交通部门能源消耗约占一次能源消耗量的28%,石化能源占交通部门能源消耗的94%;全球为了应对石化能源紧张、环境问题突出带来的挑战,各国纷纷制定了改善交通部门燃油经济性的规划。未来电动等清洁能源汽车发动机市场有着很大发展潜力。




4.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在整车性能、燃油经济性以及安全性能要求的推动之下,传统汽车零部件配套成型的工艺已经相当成熟,不过当今世界汽车零部件发展趋势有一些新的动向,向着更加轻量环保节能的角度进发,比如汽车构造的铝化趋势。美国、欧洲、日本越来越关注汽车用铝带来的轻量化效应,由此汽车产业向着更加节能的方向发展,其他汽车零部件的相关改进也在进程之中。结构设计优化以及成型工艺是铝化的主要瓶颈,未来仍然有待突破。国内铝化方面,短期传统铝铸件普及将是国内铝化的主要方向,而塑形成型件将是中长期发展趋势。




        我国在汽车产业中的研发投入逐年增长,推动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下表为我国汽车产业2005-2012年的研发投入情况,研发投入逐年增长,这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汽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整车方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以及中国品牌汽车取得了长足进步; 零部件方面,先进发动机、AT、AMT、CVT、DCT等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逐步增强。


相关标签: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
Copyright © 2002-2019 苏州必有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苏ICP备17017543号-3